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李星文
医生和患者之间难以交心,甚至互有敌意,这固然有某些败德医生为了经济利益而故意坑害患者的因素作祟,但公众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和社会道德底线下移而普遍焦虑,在面对医生时也有心理上“防卫过当”之嫌。
前几天,网络和报纸上流传着一个“8毛钱治好10万元病”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深圳,说出生刚两天的宝宝便秘,在照了十几次X光、做了100多项检查后,深圳儿童医院作出诊断:要动大手术,花费约10万元。而患儿父亲陈先生将孩子抱到广州市儿童医院治疗时,仅花8毛钱就“搞定”。
现在来看,这个“8毛胜10万”的故事未必可靠。首先是当地媒体发现陈先生带着儿子在中秋节当天去广州向名医求诊,后又有记者见到了孩子,发现其“肚子稍鼓,腹部仍有青筋”。陈先生认为孩子病情没有变化,但也咬定从未对媒体说病已治愈,只是说应采取保守治疗,而不是立即做手术。给孩子开了“8毛药”的医生认为,目前孩子只是可以通便了,是否患上先天性巨结肠还无法确定。把各方面情况汇总起来就会发现,所谓“8毛胜10万”的说法有明显的夸大成分,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在吃了8毛钱的药后停止求医,而孩子的病情走向也需要做进一步观察。
按常理来说,一家专业儿童医院是不会把一个8毛钱就能治愈的病诊断成重症的。但“8毛胜10万”的神话真的在媒体上出炉了,而且信者如云,人人义愤,初诊的医院一时间淹没在口水的汪洋之中。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故事,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认同度和影响力?因为医患关系紧张已成当下的普遍现象,很多患者在看病过程中,时时都抱着小心提防的态度,惟恐掉进医生所设的陷阱;而很多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也是步步为营、处处留证,宁可“小病大看”和“过度治疗”,惟恐落下埋怨。医生和患者之间难以交心,甚至互有敌意,这固然有某些败德医生为了经济利益而故意坑害患者的因素作祟,但公众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和社会道德底线下移而普遍焦虑,在面对医生时也有心理上“防卫过当”之嫌。
这样下去对谁都没好处。患者和患者家属遭逢病痛已然不幸,还得打起精神和医生“斗智斗勇”,肯定不利于病情的好转。结果不如意时,还得大动干戈,这又要消耗多少时间和金钱?医生本就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一个群体,专业问题已不好对付,还得应对患者警惕的目光和随时可能到来的“问责”,工作效率怎能不受影响?事实上,“8毛钱治好10万元病”事件已影响到部分家长的心理,深圳儿童医院的一个10岁的阑尾炎患儿,因家长拒绝第一时间手术,腹膜炎发展到肠穿孔;深圳妇幼保健医院的一个疑似巨结肠患儿,因延误手术导致消化道穿孔。如果不信医的心理持续蔓延和发酵,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患者遭殃。
人没有不生病的,生病就离不开医生。看病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问,相信医生其实是患者的唯一选择。尽管医院里也弥漫着浓重的逐利气息,但多数医生尚能保持起码的医者仁心,把治病救人放在首要位置。败德医生的行为应该交由监管者去处置,患者在掌握了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投诉和作证,但切不可稍不如意就对医生进行“妖魔化”想象。医生和患者之间,应该多一些换位思考和彼此包容。期待那位故事中的小患者尽快康复,也期待已然严重受损的医患关系能尽快修复。